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,改变电源Ucc直流负载线()。
A.平行移动
B.斜率减小
C.位置不变
D.斜率增大

A.饱和
B.放大
C.截止
D.不定
在图示电路中,T为硅管。当
ui=0.2sinωtV时,输出电压u
o ()。

A.无任何波形
B.为半个正弦波
C.为矩形波
D.为正弦波
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和直流、交流负载线如图所示,由此可确定集电极电阻RC为 ()。

A.3kΩ
B.2kΩ
C.1kΩ
D.4kΩ
由NPN型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,当输入为正弦波时,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出波形出现了顶部被削平的现象,则该电路产生了()。
A.截止失真
B.交越失真
C.饱和失真
D.频率失真
在NPN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,输入为正弦信号,输出波形如图所示,则该放大电路()。

A.产生了饱和失真,应减小偏置电流
B.产生了饱和失真,应增大偏置电流
C.产生了截止失真,应增大偏置电流
D.产生了截止失真,应减小偏置电流
已知某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范围是-10V~+10V,若放大电路的通带电压增益是40dB,则放大电路不失真放大时的输入电压范围是()。
A.-0.1V~+0.1V
B.-1.0V~+1.0V
C.-0.25V~+0.25V
D.-0.5V~+0.5V
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及放大电路的交流、直流负载线如图所示,该电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是()V。

A.2
B.6
C.4
D.10
由NPN三极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,用万用表测得基极电位比集电极电位高,当输入信号ui为正弦波时,输出信号uo的波形为()。
A.削底波形
B.削顶波形
C.双向失真波形
D.正弦波
图示放大电路,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
ce≈U
cc时,有可能是因为()V。

A.Rb开路
B.RL短路
C.Rc开路
D.Rb过小
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可以计算晶体管放大电路的()。
A.动态参数
B.输出功率
C.静态工作点
D.交流和直流参数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

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

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由于硅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.5V,输入信号的振幅为0.2V,所以管子工作于截止区,输出无任何波形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

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对NPN型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,发生截止失真时输出电压顶部被削平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对NPN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,发生饱和失真时输出电压底部被削平。饱和失真产生的原因是静态工作点设置过高,所以应该减小偏置电流IB,以降低Q点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通带电压增益为40dB,说明电压放大倍数为100,可得放大电路不失真放大时的输入电压范围是-0.1V~+0.1V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从交流负载线可知,Q点到饱和区的水平距离约为3.7V(设饱和压降为0.3V),到截止区的水平距离为2V。显然增大输入信号时,首先出现截止失真。所以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是2V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基极电位比集电极电位高,说明集电结正偏,此时管子工作于饱和状态,所以输出电压会出现饱和失真,即底部被削平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

】
【难度:2】
【题型:A】
【解答:静态工作点是在直流通路中进行计算的,动态参数是在微变等效电路中计算的】
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,输出波形出现底部被削平的现象,说明电路产生了饱和失真。
×
放大电路只要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,就不会出现失真。
×
【难度:1】
【题型:C】
【解答:只有NPN型三极管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,输出波形底部削平才为饱和失真。对于PNP型三极管,则刚好相反】
【难度:1】
【题型:C】
【解答:即使Q点设置合适,但如果输入信号幅值过大,可能会同时产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,输出电压的波形将呈现正、负半周都被削平的现象】
NPN型三极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,当改变电路参数和输入信号时,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o,发现有如图A、B、C、D所示的四种波形。

(1)图()没有失真,图()产生饱和失真,图()产生截止失真,图()则同时存在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。
(2)为了避免失真,应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:
图()的静态工作点过低,可减小基极电阻Rb的值,以抬高Q点;
图()的静态工作点过高,可增大基极电阻Rb的值,以降低Q点;
图()的静态工作点适中,但输入信号过大,应减小输入信号避免失真。
【难度:1】
【题型:D】
【答案:A※※C※※B※※D※※B※※C※※D】
【解答:(1)A,C,B,D;(2)B,C,D】